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达2.3%:今年3月8日至14日是第八次世界青光眼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将今年活动主题定为“重视早期筛查,减少视功能损害”,旨在让公众了解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青光眼的重要性。
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达2.3%
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100万的青光眼患者,产生近630万盲人及超过1000万的视觉残障人士。专家呼吁公众提高对青光眼疾病的了解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今年3月8日至14日是第八次世界青光眼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将今年活动主题定为“重视早期筛查,减少视功能损害”,旨在让公众了解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青光眼的重要性。
北京同仁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中国主要眼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100万的青光眼患者,产生近630万盲人及超过1000万的视觉残障人士,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他分析,青光眼从病因上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发育(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类型,尤其近些年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占青光眼患者总数的74%。他们中的一些患者通过药物、激光或者手术的方法达到阻止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继续进展的目的。不过,临床中那些眼压得到控制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40%依然无法阻止视神经继续损害。
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同仁医院专家王宁利的研究团队提出了“筛板压力差”学说,即青光眼的发病与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差值相关,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基于跨筛板压力梯度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新诊治模式和有效筛查干预技术,使人群开角型青光眼检出率由10%提高到95%,且使得手术近期并发症下降30%。
据悉,目前该项新技术和设备在26个省市300多个地区推广应用,覆盖人群1.2亿,受益患者达320万人次,使开角型青光眼致盲率从15%下降到5%,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以下,致残率从30%下降到15%。
负责人强调,青光眼虽然不能治愈,但早期发现可以控制青光眼对视神经的损害。因此建议人们在40岁之前,最好每2年进行眼睛的体检,包括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同时,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糖尿病、近视眼、青光眼家族史患者,眼科医师可有意识地进行眼压、前房和视神经评价,从而提高高危人群中青光眼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