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防治近视需警惕6大误区

【眼视光知识】防治近视需警惕6大误区

防治近视需警惕6大误区:12、13岁的孩子,处于生长高峰,学习压力很大,眼球也有增长的趋势,近视随之加深,每年增长100度都很常见。家长应在幼儿时期就积极预防,建议3岁以上的儿童每年都进行一次眼部健康检查。

  如今,近视防治成为全面关注的话题,而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关于防治近视的说法,这些说法大都偏离了理性、科学防治的轨道,严重误导网友。专家总结出了关于防治近视的6大误区,以提醒广大网友正确防治近视,呵护眼睛健康。

  误区1:视力下降了,就一定是近视

  医师指出,视力下降并不一定是近视引起的。视力下降主要与两方面的问题有关:一方面,眼睛的病变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例如黄斑病变、青光眼以及眼部炎症等问题;另一方面,屈光不正也会引起视力下降,例如近视、散光、远视。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视力异常,看东西眯眼,总是揉眼,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由医生来判断是否为近视造成的视力下降,然后对症治疗。

  误区2:近视一旦发生了,就是不可逆的

  近视主要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其中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而假性近视是可逆的。

  从近视的原理来看,真性近视主要是眼球的轴增长了,而假性近视则是调节眼睛的睫状肌紧张了。黄远州视光医师说:“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滴眼药水(低浓度的阿托品)缓解紧张的睫状肌,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眼睛放松或者进行眼部健康训练进行缓解,从而使视力得到恢复。”假性近视一般都发生在真性近视的前面,是近视发生的一个信号,如果不注意,很快就会变成真性近视。尤其是

  12、13岁的孩子,处于生长高峰,学习压力很大,眼球也有增长的趋势,近视随之加深,每年增长100度都很常见。家长应在幼儿时期就积极预防,建议3岁以上的儿童每年都进行一次眼部健康检查。

  误区3:近视其实不可怕,并且它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真性近视不能被治愈。假性近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并注意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被治愈,而真性近视是由于眼球的长度变长导致的,眼轴一旦增长了就不能再缩短,相反还会越长越长,因此真性近视是不可治愈的。

  虽然真性近视不可以被彻底治愈,但是它却可以被控制。首先最好在青少年时期就要注意控制近视的度数。研究表明,控制青少年近视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增多一些户外活动,每天增加40分钟在校户外活动时间,可降低3年近视发病率。其次,合理用眼,减少近距离用眼,看书写字时注意保持眼睛与桌面的距离,用眼时间不要过长,每隔40分钟休息10分钟。最后,定期做眼部健康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眼睛屈光状态。

  误区4:小孩子在验光的时候最好不要散瞳,因为散瞳有副作用

  散瞳(睫状肌麻痹)验光是检查儿童眼睛屈光状态重要的验光方法之一,但是不少家长都担心有副作用。黄远州视光医师表示,其实散瞳验光就是将专用的睫状肌麻痹眼药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达到最放松状态,然后再进行验光,因为使用散瞳剂的目的就是为了验光检查更加准确;如果没有散瞳,患有近视的孩子,在有调节的情况下验光,往往导致验光度数比实际度数高;患有轻度远视的儿童,也会被误诊为近视。

  误区5:眼睛近视以后戴眼镜会造成眼睛突出

  很多人因为担心近视后戴眼镜会造成眼睛突出,而迟迟不敢戴镜,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近视而不戴镜,会造成视远物不清楚,必然导致眼睛极易疲劳,其结果只能是促使度数日益加深。青少年由于眼球仍处于发育期,调节性近视极易发展为轴性近视。特别是复合性近视散光如果不及时戴镜,往往容易造成屈光不正性弱视。所以专家建议如果出现近视,一定要到医院眼科或者专业机构检查,选择戴合适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

  误区6:眼睛有了散光无所谓,没有必要矫正

  医师表示,大部分的散光需要矫正。和近视一样,散光也分低度、中度、高度,100度以内为低度散光,125度-225度属于中度散光,超过250度的则属于高度散光。低度的、生理性的散光如果不影响视力可以不用戴眼镜,但是如果眼睛出现了不良症状,如老是揉眼或者歪头等等,就可以酌情考虑戴镜;中度和高度散光则需要戴镜矫正,如果不矫正,则容易出现视疲劳,同时视力也会受影响。通常,在配框架眼镜的时候,如果检查出有散光,医生一般都会给出合适的矫正度数。